第四十章 亭内浓情映暖阳

小说: 妃逃不可,落难帝姬要倾国 作者: 静女其姝 字数:1856

  别院里寂静非常,这是长君进这里的感受。

  她一直知道澹台陌住在别院,而不是郑宫,与其他公子不同,他主动要求住进别院,倒是一个难得的通透之人。

  院内植有花草,此时正值严冬,虽皆枯败,然而不难想象春日里的欣欣之象。

  往来的小厮侍婢皆斯文有礼,一看便知主人教导有方。

  长君其实也并未真正见过澹台陌,这三公子,传闻中一直深居简出,许多宫廷宴会,他也不常参加,便纵是参与,也不过略坐一坐便走。

  据说,澹台南继位那日,他亦没有来。若是换做别人,定会被揣测别有用心,不过这位三公子,倒并没有什么别的传言,就连澹台南,也未曾介意,想来,他兄弟二人,一定感情深厚。

  一阵笛声悠悠传来,笛声温雅清越,似要将这冬日积雪融化。婉转悠扬,仿佛阳光都是陪衬,却又相得益彰。

  长君驻足聆听,身后的宫医仿佛习以为常,却又有些微微出神。

  “这三公子的笛声当真无人可比啊!”身后的宫医感叹道。

  这笛声,是澹台陌的?确实,也只有他这样的人,才能吹出这样的笛声。

  “有劳医官大人了,公子已在湖心亭等候。”管家指着一处,对他们道。这管家未曾见过长君,却也不多问,对宫医的态度亦是谦恭,礼貌而温和的笑,令长君觉得舒服。

  跟着管家的指引,一路向着湖心亭行去。路过一片竹林,幽幽竹香隐隐,碧叶幽幽轻晃,将那片日光打得细碎温柔,星星点点,仿若女子柔美的微笑。

  身处这样的地方,当真令人心神舒展,那些微的烦恼惆怅,也随之烟消云散。

  一座长长的木廊连着湖心亭,这亭自然建于糊上。亭子简单宽敞,并未有任何装饰,只在小几上置了一个暖炉。一人背对他们坐着,披着宽大的狐裘,头发梳得齐整,如墨一般在肩背上铺满,映着雪白的狐裘,煞是好看。

  浅碧色的玉笛轻轻搁置在几上,那人转动身下的座椅,回过身,朝他们微微一笑。

  “陌有愧,让君夫人与离大人跑这一趟。”他坐在椅上,朝着他们微微躬身。谦和有礼,举止大方。

  长君此时才看清他的座椅乃是特制,可随意转动,下方有木轴,行动轻便。

  而座椅上的人,笼在雪白狐裘里,鬓如刀裁,眉目如星,嘴角始终挂着一抹淡淡的笑意,令人觉得舒服,却又好似隔着一层薄纱,令人无法看透。

  “三哥认得我?”长君讶异,她从未见过澹台陌,他又如何认得她?

  澹台陌微微勾唇,“你与九弟大婚时,我去了,自然认得你。”

  原来如此,长君心下了然,澹台陌一向深居简出,居然会在他们大婚那日到场,倒是新奇。也是,他与澹台南兄弟情深,他去了也不奇怪。

  “听闻三哥身体抱恙,君上国事缠身,我倒是个闲人,跟着离大人前来,也是想看看三哥与三嫂。”长君温婉笑道,举止大方,言行得体,既有君夫人的风范亦亲切宁和。

  “可不巧,你三嫂今日不在。”澹台陌眼底划过一丝异色,神色突然有些怅惘。

  “阿陌哥哥,医官大人来了吗?”

  长君正在疑惑澹台陌神色的变化,猛然一声女子的呼唤令她回神,她回头看去,见亭外匆匆行来一个女子,着湖蓝色长衫,系着一件与澹台陌同色的披风,蓝白相映,靓丽却不张扬。

  那女子仿佛并不知道亭中有其他人,突然闯入,便愣了一愣,气氛顿时有些尴尬。

  长君打量着她,略施粉黛的脸,一双眼睛尤为明亮有神,不似方琼那般的豪勇坚毅,反而处处透着一种小女儿的娇俏。

  “笙儿,还不快见过君夫人。”澹台陌出声,对着那女子吩咐,言语亲昵,没有丝毫责怪。

  “啊?哦,祁笙见过君夫人,方才匆忙之下有些失态,还望夫人莫要见怪。”那叫笙儿的女子回过神,急忙向长君见礼,粉妆盈盈,实在让人心生怜爱。

  “不必多礼。”长君扶起她,太多疑问,却不知如何开口。

  那祁笙朝她一笑,回到澹台陌身边,细心地替他拢了拢身上的狐裘。

  “怎么不多穿些,如此单薄,若是病了,岂不是让我难受?”澹台陌毫不避讳地握住她的手,轻轻呵气,帮她捂热。而祁笙脸颊通红,抿着唇,笑得温柔。

  二人的亲密恩爱,不难猜测他们的关系,长君看着他们,忽然想起初见方琼时她眼底隐忍的悲苦。想必,方琼与澹台陌,也一定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吧。

  其实每个人,都有许多不能为人言的心酸,从来没有什么事情,是一直圆满的,总有些伤痛,该去承受,这大概就是人的宿命。

  “咳咳”,离大夫轻咳一声,打断了那情深意浓的二人。

  “让二位见笑了。”澹台陌启唇微笑,如星辰,如春花,如明月,如霜雪。

  长君只是微笑,并不言语,很多事情,都不是她该去过问的。

  “三公子,请到室内,让微臣替您医治吧。”离大夫开口。

  “有劳大人了。”

  澹台陌轻轻颔首,离大夫上前,推着澹台陌的轮椅走远。

  祁笙还留在原地,手里抱着澹台陌方才褪下的狐裘,神色眷恋而满足。

  亭内只剩下长君与祁笙二人,一时无话,长君坐于几前,闲闲拨弄着几上的暖炉,清晰的热度,微微的余温,像今日的阳光,像是谁的眼眸,温柔。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