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徐宰辅的软肋

小说: 公主追夫手札 作者: 河南人家 字数:3712

  免去徐宰辅国父一职,对于江山社稷或者是对于徐忧民本人而言虽然都有些不疼不痒,但它毕竟是一件喜事。

  再加上前两日往芙蓉宫,公主府输送宫女之事得以平息,两件事情凑到一块,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所以兴奋得平王爷几乎要抱住皇帝喊几声亲哥哥。

  这不,一得到皇帝的听宣,便再也顾不得别人说他盼皇帝早死的流言蜚语,兴致勃勃的赶到了御书房。

  不过,这次皇帝又撇下宫文正诏见他跟宋光汉,见面君臣三人就徐忧民国父被免之事喜笑颜开一阵后,进入了正题,皇帝道:

  “皇弟还有什么疑惑和担忧?”。

  “所谓欲速则不达,臣弟觉得,高福才一事刚刚见好,十二日后便上演李时苑大婚,两者拼凑的太急,徐宰辅恐怕会起疑……”。

  平王爷总是很小心,但这也不能怪他,如若不是皇帝在坐镇,他暂时,是没有胆量去动徐忧民的。

  没胆量,不是因为实力不够,还是那句话,靠屠戮得来的江山,哪怕是再顺理成章,天下老百姓也是不能完全认可信服的。

  在平王爷不觉察之际,皇帝轻轻一冷笑,都说平王爷如何如何的厉害,此番看来也不过如此,不也是看不懂朕的意图?

  哼哼……,轻轻冷笑不过瘾,皇帝很想立即得意的高笑数声,但笑意只在眼角崭露头角,还未来得及绽放,就被他斩钉截铁般的打住。

  因为,他忽然发觉,一路走来,自己犯了一桩极大的错误,表现欲过强,抢了主角的光环。

  如若这错误一路蔓延下去,他很可能在老天爷最后安排的几十天之内,计划完成之前死于非命,

  膏肓残躯,死便死了,无关紧要,可陆筝公主呢?她是万万死不得的。

  意识到这一点,他手心开始发汗,眼皮开始打架,可,怎么弥补呢?装弱智?

  也许,这将是最理想的办法了,但,过渡需要婉转,转折不能太钢脆。

  “这……”,于是,皇帝开始装懊恼,无计可施的样子,左右顾盼,凝眉苦想,末了,还一拳砸在书案,“唉!都怪朕太过于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忽略了这个环节,如今看来……喜笺都发出去了……怎么办?”。

  一个人心思深沉,智计百出,永不犯错,和一个女人不会哭,没有眼泪是一码事,虽然自己看来没什么,但在旁人眼里,特别是下人们眼里,却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

  因为,下人们长时间插不上话,会害怕,会觉得自己无用而消极,逃离。

  所以,皇帝这么一黔驴技穷,忙中出错,顿时,收到了扎扎实实的效果,宋光汉与平王立即减压,轻松了不少。

  只见,宋光汉抱拳行礼开言,“其实,皇上也无需懊恼,于理上高福才与李时苑两者,是跟的有点过急。

  况且,高福才一事又疑点甚多,铁定会引起徐宰辅的无端猜忌,但事已至此,已无挽回之余地,我们必须赶在褚剑石回京之前布置好一切,所以,微臣认为不如硬着头皮,将错就错。

  而,将错就错,仔细一想,微臣认为却也不失为是一步好棋,说不得可以省去以后,许多并不十分保险的法子,从而,兵不血刃地一下子拿下徐宰辅”。

  这段话,似乎跟皇帝的心思不谋而合,皇帝面上一喜,可心底却打了个冷战,主子过于聪慧,做错事的下人会害怕,怕错事败露,但若是下人头脑灵活,有秘密的主子同样也会恐惧,恐惧秘密外泄。

  这就是目前,皇帝跟平王之间的关系。

  “那宋爱卿就先说说,如果徐宰辅产生了猜疑会怎样”,皇帝继续伪装。

  “产生了疑虑,徐宰辅顶多会把李时苑的大婚,按照是一个阴谋去办,只不过,这样一来,我们的难度会加大许多,但是,无论他怎么去布置,缺了褚剑石他就等于缺了腿脚,赢面依然是倾向我方,”宋光汉正正身子。

  平王不自觉的握紧了拳头……

  “喔!朕明白了……”。

  本来很狡黠的一个人,突然间,变得事事都懵懂,谁信呢?所以,一件事经过他人剖析后,皇帝需要改变一时的懵懂,为豁然开朗,方足以令人信服……

  “宋大人的意思是说,我们并不需要怕徐宰辅知道这是个阴谋,我们只要保证自己的手段够强,能抓住他的罪过便是”。

  “微臣,正是此意”。

  “那宋爱卿,接着说何为好棋吧!”,其实,皇帝真的不希望宋光汉,能看穿这一步,结果,宋光汉到底还是揭穿了。

  于是,皇帝鬼魅一般的眼睛,掠过一丝连鬼魅都无法察觉的深层次的阴冷。

  宋光汉再次正正身子,“众所周知,徐宰辅素以慈悲爱民著称于世,并且,这独特的性格特色,被过往一次又一次的例证过,绝非虚言”。

  这……没人提异议,所以,也就无人插言。

  “可,如果一个人的性格太单一的突出,无可避免就会成为他致命的弱点与软肋”。

  这……也是实情,自然也没人插话,不过与上次迥异的是,这次,皇帝跟平王都微微动了色,都不约而同地慑于宋光汉不是凡人。

  “而,我们不小心的急功近利,几近透明的连环局,恰好刺中他的盲点,要害”,宋光汉这句普通的话语里,有一处亮点不得不提一下,那就是,他把皇上的急功近利,改成了我们的急功近利。

  至于为何?你自己理解吧!

  反正皇帝明白了,他嗒嗒嘴,扫了一眼平王,他真的不晓得每到关键时,平王都缄口不言,是实在的稀里糊涂,还是在假装不明白。

  我的笔锋虽然作了停顿,但事实上宋光汉仍然在继续他的话题:

  “而,徐宰辅不但慈悲爱民,更是被誉为上古第一人,所以,他不可能不清楚,淮阴王是上古国最大的隐患,也是朝廷必除的对象,如若,一味的予以袒护,自己将会变成上古国和平安定的新绊脚石,朝廷亦会像李时苑事件一般,不休止与其纠缠下去。

  于是,这种状况,便会同他的性格产生强烈的碰撞,那么碰撞的结果,徐宰辅很可能会退缩,因为,他绝对不愿意看到自己,因庇护淮阴王,而跟朝廷打一场势均力敌的长期战争”。

  “不错,他只要庇护陆锷一天,朕就不会罢休一天,战争便会没玩没了”,皇帝的话,十分阴狠,但却听得平王爷喜滋滋的,不过,喜滋滋里也有一些惊恐。

  “那……徐宰辅会怎么做?放弃……淮阴王?”,平王爷终于开口。

  “放弃淮阴王固然是个办法,但远远不够彻底,也远远不能令朝廷完全的尽信”。

  “那么……”,平王轻轻试问。

  皇帝扭动一下僵硬的脖子,书案下的两只手,不自觉地抓紧了自己的大腿,等待着宋光汉说出,他最不想听到的答案。

  “放弃他自己”,宋光汉语调平缓,语气果决地说出。

  皇帝正在用力的的指尖,瞬间静止……

  “那十二日后……”,平王爷总是爱试问。

  “还需原计划进行,并且一定要收到成效,因为,计划永远抵不过变化,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逼迫徐宰辅退位不是一劳永逸的好法子。

  再者说,推论总属于一厢情愿,谁也不敢保证徐宰辅的心胸气魄,真能宽阔到天地所不能容的地步,会甘心情愿,不计个人荣辱,褪去那身华丽的官服,如果因过度自信,而错失了此次良机,他日,若再寻机会抓他把柄,借机削他实力,可就难上加难了”。

  宋光汉跟平王爷只顾着专心对话,完全不曾注意,皇帝此刻正悄悄,目不转睛的打量着他俩,从头到脚,用的眼神,我保证,绝不是赞赏。

  “宋大人说的极是,但以上,也只是推测,徐宰辅有即防备,自然就会加重布防,万一我方不慎失手,被他抓住把柄死揪着不放,那么皇兄以为该当如何?”,平王突然来了一句令人窒息的总结。

  他的话锋转的快,但眼光似乎转的更快,上一秒还在宋光汉脸上,下一秒就呼啦,毫无预兆地,一下子挪到了皇帝的身上。

  毫无预兆,自然会打皇帝一个措手不及,所以,他与宋光汉两人都及时地窥到了,皇帝没能及时收回去的目光。

  可,皇帝是什么人?他能从百万雄师里的一个普通士兵做到天下主宰,各方面的能力,或者连上古第一人徐忧民,都不能摇头漠视。

  “啊!”,皇帝突然用拳头,顶在了自己的右腹,面部随之狰狞,接下来,就不消多说了,皇帝那让人看一眼,便能起一身疙瘩的目光,自然而然地,趁机隐入了狰狞之中,消失得干净利落,没留丝毫痕迹。

  “皇上……皇兄……”,两人已顾不得,再去征求皇帝的意思了。

  “朕没事,皇弟还是不能信任朕哪!”,皇帝铁青着脸道。

  “臣弟不敢,臣弟只是担心而已”,尽管额头有汗,但平王这次的躯体表现却是异常的镇静。

  看着他有恃无恐的模样,皇帝像活吞了一只肉肥汁满的苍蝇,丹田之气,一下顶到了嗓子眼,“朕了解,了解,这样吧!为了消除皇弟的忧虑,这次的任务就由‘近卫衙’全权担纲,你的人负责殿后”。

  近卫衙,是皇帝的亲信,贴身部队,人数不多,拢共才三百人,其亲信度比铁卫营还要高,除了皇帝本人外,任何人无权调遣,所以,出了事端,也就有皇帝一人承担。

  皇帝大包大揽,平王,敢谢恩吗?他不敢,舍得拒绝吗?舍不得,但舍不得,也得舍,毕竟他还是君,自己还是臣。

  于是,平王爷离椅,跪伏在地,一副针扎心尖般的表情,“不敢劳皇兄大驾,臣弟以为,在宫里动手,还是外面的人,比较妥当”。

  皇帝略一思沉,“……嗯,近卫衙总共就三百人,常年在宫中走动,被认出的机率比较大,皇弟出手相帮,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不过,朕还是想从近卫衙里抽调几个人过去由你支配施令”。

  “这个……多谢皇兄”,平王爷当然大喜,先不说近卫衙里的人,都是以一当百的高手,行动起来成功率高,单就说,人与人之间的处事,做好事我很乐意单干,可做坏事,还是找个人合作比较好。

  “那么……”,皇帝笑道,“等一下皇弟便把人领回府中吧!”。

  “不……”,平王爷心里一惊,“皇兄还是直接将人安排到李府,臣弟届时再联络”。

  皇帝借着起身的姿势垂下头,眼角划过一丝冷笑,平王爷呀!平王爷,朕就晓得你平王府不是什么人都能随便出入的,尤其是朕的人……不过,朕要的就是你这句话,否则在你的紧密监控之下,我的人还真不容易进入李府。

  “那好吧!就依皇弟……可朕还要提醒皇弟,一定要小心徐宰辅的天字禁军”。

  “臣弟定当小心”。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