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青城丹朱阁

小说: 只为风月情浓 作者: 禾辞 字数:3727

  程王去世后,年仅六岁的玉邻世子匆忙即位,护送玉寅出嫁的申将军自动请缨率领六万大军前往边境御敌。但,因敌众我寡,六万大军难敌十万大军,引来了程国朝中多人的纷纷议论。

  就在这时,先王留下的一道密令被传了出去,由此为程国寻来了非同寻常的帮手——临明子。

  众人皆叹:有了临明子算是如虎添翼,别说是十万大军,来了二十万大军他们也是底气充足。

  申将军带领军队前往边境,两国皆陈兵在此,停留几月,车云国却开始往后撤退,一直到消失在两国边界。

  这场战事由此便画上了句号,不费一兵一卒便化解了这场危机百姓自然是高兴的。不过其中缘由究竟如何只有那王宫之人才知道真正原因。

  一切都如商陆当初设想的一样发展,可终究有些地方是不同的。

  程国百废待兴,然世子过于年幼终究无法真正管理政事,参与到国家大事的商定之中,因此虽然明面上是由新王管理,首辅大臣辅助,但实则却是由程国的首辅大臣把持着朝政以及国家要事的走向。

  正当一条条诏令颁布下来的时候,一个关于程国远离纷争之处的边陲小城的传说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席卷了整个程国,甚至此等传言已穿过了周边诸侯国传到了天子所在的皇城之下。

  传言,青城不知何时多了一个名叫丹朱阁的地方,这丹朱阁并非什么江湖组织,也不是什么烟花巷柳。就是简简单单的一座楼阁,这楼中住着一位妙龄女子,此人天生异能可以知晓过去和未来。以月光为引、鲜血为料将所求之人的所求之事画出来。不过,这桩买卖却只能在夜间会客,并且画卷不得带出丹朱阁,一旦鸡鸣天亮,这关于画中的事情便消失得干干净净,就连求画之人也对画中内容一无所知。

  有人轻笑,质疑它的真假,说不过是江湖骗术、博人眼球罢了。毕竟这从丹朱阁走出的人对于夜间所发生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实在是难以求证到底是不是如传言一般厉害。

  当然,因着这些求画之人皆是丧着脸进去,心满意足地出来。更多的是这个传言引起了诸多人纷至沓来只为寻求丹朱阁一画,哪怕是见见这传言中天生异能的女子。

  不过短短一年时间里,青城这个边陲之地竟先后引来了两国诸侯,三国世子和各大皇亲贵族世家的拜访。

  不过,虽然听起来这些人是身份尊贵无比,但实际上,丹朱阁并不论身份地位,只看缘分。因此无数人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也由此为丹朱阁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当然,拜访丹朱阁的人多了,还带动了青城的经济发展,这青城人一个个都把丹朱阁的主人当成神仙一样供着。

  虽然这丹朱阁在青城闻名已经一年之久了,不过真正见过丹朱阁主人的人确是少之又少,知道她名字的更是微乎其微。

  入冬以后,一场大雪铺天盖地地坠下,青城的这场雪来是近三年来的头一遭。一来,便如此猛烈。

  一夜之间,整个青城都被裹上了皑皑白雪。青灰色的瓦檐之上堆积着霜花,枝头挂满了雾凇,晶莹剔透,青城也变成了银城。

  虽然大雪封城,但却丝毫抵挡不了人们的热情,天还未亮,便有妇人点了灯带着自家的孩子在院中堆起了雪人。

  一夜之间整座青城都被冰封了,好在街道上还能清晰地看见那鸦青色的石砖。摊贩们早早地出来摆摊,吆喝声此起彼伏,包子铺前冒着热腾腾的雾气。不用想,便知道在这种天气吃上一口肉包一定十分舒爽。

  一栋依靠着湖畔修建的小阁楼,一直到巳时一刻才缓缓推开房门。

  那开门的是一个穿着粉衣夹层的女子,模样不过二八,开门以后又赶紧将屋门紧闭,抬头看了看天空彤云密布,似乎还有大雪要来。

  女子搓了搓手,又呵了一口气,跺跺脚,禁不住打了一个寒颤,又赶紧开了门钻了进去。

  未过多时,她从屋中拿出一把剪刀,径直走到庭院之中伸手剪下几支早梅,轻轻抖落那上面的雪花,收起剪子又赶紧进了屋。

  半晌之后,这人又带着篮子直直地走过庭院,沿着湖畔的青石板路朝着集市赶去。

  身后冰冻的湖畔平静的犹如一面镜子,广阔辽远。

  赶到集市后,女子随手捡了两颗白菜,付了钱正准备离去时身后却有人唤道:“灵儿姐姐,今天不买些鱼吗?”那唤她姐姐的的人其实年纪比她大得多,乍一看应有四十来岁。

  可被唤的这人却丝毫不恼怒,反而转身打趣道:“今天又是剩了几条?你这卖不完的都推给我,我倒无所谓,可姑娘万一吃坏了肚子,那可如何是好?”

  她虽嘴上不依不饶,但脚下的步子却已经来到了那鱼贩的跟前。那卖鱼的留着络腮胡,见她这般打趣,便义正言辞地说道:“灵儿姐姐这是什么话,今儿的鱼新鲜着呢。买回去给成杞姑娘补补身子。”

  “行吧,就这条好了,这大冬天的捕鱼也确实冻了些,这钱你也甭找了,下次的鱼留给我新鲜的便可。”

  “好嘞好嘞。”鱼贩笑道,手上的动作没停下,嘴上的话又出来了,“怎么好久不见成杞姑娘出来?”

  “我家姑娘性子懒散,这天寒地冻的,她要是肯出来才是奇怪了。”

  那鱼贩听她这么一说,也郑重其事地点点头,然后压低了声音说道:“昨夜我在江边捕鱼的时候看见了又有外地来的船,看样子是个富贵人家,只怕又是来找成杞姑娘寻画的。”

  女子拎着那鱼贩递过来的鱼,忍不住轻声嘲笑道:“他来寻画,我家姑娘就一定会给画吗?你别瞎操心,赶紧卖你的鱼吧。我这还着急回去给姑娘做饭呢。”

  她说完这话,又绕到肉铺买了猪肉这才心满意足地回去了。

  推门而至,一阵冷气趁机钻了进来,灵儿赶紧将门合上,穿过厅堂,只见自家小姐的屋门紧紧关闭,她便有些无奈地将手上的东西放下,顺着长廊过去将门打开。

  这一进来,只觉得里面暖和至极,那放在桌案前的火盆正燃得旺盛。灵儿没好气地说道:“姑娘,你这烧着炭火又不开窗透透气,虽然人是暖和了,可到底会有中毒的危险。”

  成杞停了停手上的画笔,抬眼看着眼前进来的人。蹙着眉头说道:“方才你去哪儿了?”

  “还能让去哪儿,自然是买菜去了。”灵儿似乎十分高兴,顺手将桌边放置的梅花找了个空瓶装饰起来,“姑娘,外面下雪了,要不要出去看看?”

  成杞思索片刻,抬头看向灵儿,这穿着一身蓝色衣裙的人,长发轻挽,肤白红唇,不是玉寅又是谁呢?

  见她手被冻得通红,成杞十分义正言辞地拒绝说道:“画堂晨起,来报雪花飞坠是很有意思,不过我可怕冷,宁愿待在这屋中画会儿画。”

  “姑娘又在画什么?我瞧瞧!”灵儿拍了拍手径直走到书桌前,轻手拾起那桌案上的画纸,只片刻,便神色微变的放下那画纸。

  成杞问道:“如何?这一次我竟然看见了这人腰间的龙纹玉佩。假以时日,我必定会想起这个人到底是谁。”

  灵儿看了看她似乎有些雀跃的神色,却突然不悦地说道:“姑娘天天都在画这个人,连个正脸也没瞧见,还这般锲而不舍。不如多抽些时间来帮我做做饭菜,减少压力。”

  成杞虚着眼睛看她,神色像是在说她多管闲事:“灵儿,你管的太宽了些。时候不早了,赶紧做饭去吧。”

  成杞下了“逐客令”,示意她出去,不要在这里打扰她绘画。灵儿转身时驻了驻脚,心情十分复杂。这画上之人虽然还没有将正脸画出来,不过光是瞧见那人腰间别着的龙纹玉佩,她便知道成杞眼下在画的正是已经离开一年多的商陆。

  唉,这可如何是好?

  其实这灵儿就是花灵,只是因着玉寅换了名字她也才跟着把名字换了。

  花灵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自一年前玉寅有些魔怔,商陆又急着回东海根本无暇顾及玉寅的状况这才勉强让她继续留在玉寅身边守着她。不过,因为玉寅转不过脑子里的弯路,他便施了法剥夺了玉寅的记忆。给她起了新的名字——成杞,好让她更加纯粹地开始新的生活。

  罢了罢了,还是抽时间回扶桑山看看自家主子什么时候醒来吧。

  青城入了冬,落了雪。因此这段时间来慕名来青城的人也渐渐变少了。昨夜一场大雪过后,山路一一封住。就连平日里最为活跃的水路也也有了结冰的征兆。

  船家收了绳索,将自家的小船紧紧地靠着昨夜连夜赶来的这艘看起来十分豪华富丽的大船靠在一起,然后将其拴在渡头上。

  打算等到入了春再下水渡河,毕竟按照惯例,青城不下雪则已,一落雪,便是接连几月的落下,丝毫不留情面。

  船家搓了搓手,扛着麻绳准备回去。转身之际,有人叫了他一声。船家微微一愣,四下看了看见周围毫无人影,心中打了一个寒颤:莫不是遇上了雪女?

  咽了口口水,那船家又赶紧将身上的麻绳握好,拔腿就要跑。

  就在这时,那声音又响起了:“船家,叫你呢!”

  这声音像是从江面传来的,那船家停下脚步,回了回头,只见江河之上顺流而下漂着一叶小舟。

  “船家。这里可是青城?”来人是一个中年男子,身上挂着一个大布袋,那麻布口袋垂在男人的胸前,男人还不忘伸手死死地抓住那袋子,生怕别人抢了他一般。

  那船家吸了吸鼻涕,见眼前这人的脸被寒风吹得通红似乎已经有了皲裂的现象,身上披着一件黑色大氅,头发乱糟糟的,像是好几天没打理了。

  船家心想此人一定也是慕名前来丹朱阁求画的:“是是是,这里就是青城。你是来丹朱阁找成姑娘的吧。”

  那男人一听,满眼欢喜还带着些不好意思,他赶忙撑着竹竿靠了岸,伸手将绳索拿出套在了渡头的木桩上。但终究因手脚已经冻得毫无知觉,那套绳索的手僵硬无比,费了好些气力还是没能栓稳当。

  船家见他这般模样委实可怜,放下绳索赶紧上前协助他一起套了上去。

  “这位兄弟,这有什么重要的事情一定要在这大冬天来咱们青城呢,这丹朱阁也不是每桩生意都要做的,你看你一个人连夜从水上漂来这里,这船又如此简陋,真是让人难以想象能够顺着水流漂这么远,还真是让人佩服。”

  那中年男子听他这么一说,抬眼看了看岸边停着的这一艘看起来无比威风的大船又打量了自己的小舟,忍不住笑了笑:“无妨,这时候来此确实不太方便。不过,在下想着这大冬日的应该少有人会来这里,也算是赶个人少的时间。万一碰上了运气。”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